学习笔记

基坑验槽图文解析 结合新规范教你验槽

验槽是在基坑或基槽开挖至坑底设计标高后,检验地基是否符合要求的活动。验槽的目的是为了探明基坑或基槽的土质情况等,据此判断异常地基基础是否需要进行局部处理、原钻探是否需补充、原基础设计是否需修正,同时是否应对自己所接受的资料和工程的外部环境进行再次确认等。验槽是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期重要的检查工序,是关系到整个建筑安全的关键,对每一个基坑或基槽,都必须进行验槽。

本文结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18)新规范图文解析关于基坑验槽的方法。

基坑验槽
基坑验槽会议

什么时候验槽

验槽应在基坑或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对留置保护土层时其厚度不应超过100mm。设计文件有明确地基处理要求的,在地基处理完成、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后进行验槽。

验槽参加人员

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建设等各方相关技术人员应共同参加验槽。

验槽资料准备

  1. 基坑验槽汇报材料;
  2. 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
  3. 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 轻型动力触探记录(可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的情况除外)。

现场准备

  1. 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2. 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
  3. 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
  4. 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
  5. 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是否存在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
  6. 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

验槽主要内容

一、天然地基验槽

天然地基验槽应检验下列内容:

  1. 根据勘察、设计文件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
  2. 根据勘察报告核对基坑底、坑边岩土体和地下水情况;
  3. 检查空穴、古墓、古井、暗沟、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情况,并应查明其位置、深度和性状;
  4. 检查基坑底土质的扰动情况以及扰动的范围和程度;
  5. 检查基坑底土质受到冰冻、干裂、受水冲刷或浸泡等扰动情况,并应查明影响范围和深度。

在进行直接观察时,可用袖珍式贯入仪或其他手段作为验槽辅助。

袖珍贯入仪
袖珍式贯入仪

袖珍贯入仪试验是一种简易、快速的原位或室内测试方法,但不能取代常规土工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袖珍贯入仪的贯入试验,是在被测试土样表面将测头压入至规定深度,测出测头单位面积的贯入阻力。根据土质的软硬程度,选取测头及不同测力范围的袖珍贯入仪。

袖珍贯入仪应符合《土工试验仪贯入仪》GB/T 12746-2007的要求,试验过程可参照《袖珍贯入仪试验规程》CECS54-93的要求执行。

天然地基验槽前应在基坑或基槽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检验数据作为验槽依据。轻型动力触探应检査下列内容:

  1. 地基持力层的强度和均匀性;
  2. 浅埋软弱下卧层或浅埋突出硬层;
  3. 浅埋的会影响地基承载力或基础稳定性的古井、墓穴和空洞等。

轻型动力触探宜采用机械自动化实施,检验完毕后,触探孔位处应灌砂填实。

釆用轻型动力触探进行基槽检验时,检验深度及间距应按下表执行。

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深度及间距(m)
排列方式 基坑或基槽宽度 检验深度 检验间距
中心一排 <0.8 1.2 一般1.0m~1.5m,出现明显异常时,需加密至足够掌握异常边界
两排错开 0.8~2.0 1.5
梅花型 >2.0 2.1

注明对于设置有抗拔桩或抗拔锚杄的天然地基,轻型动力触探布点间距可根据抗拔桩或抗拔锚杄的布置进行适当调整:在土层分布均匀部位可只在抗拔桩或抗拔锚杅间距中心布点,对土层不太均匀部位以掌握土层不均匀情况为目的,参照上表间距布点。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

  1. 承压水头可能高于基坑底面标高,触探可造成冒水涌砂时;
  2. 基础持力层为砾石层或卵石层,且基底以下砾石层或卵石层厚度大于 1 m 时;
  3. 基础持力层为均匀、密实砂层,且基底以下厚度大于 1.5m时。

二、地基处理工程验槽

  1. 设计文件有明确地基处理要求的,在地基处理完成、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后进行验槽;
  2. 对于换填地基、强夯地基,应现场检査处理后的地基均匀性、密实度等检测报告和承载力检测资料;
  3. 对于增强体复合地基,应现场检査桩位、桩头、桩间土情况和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检测报告;
  4. 对于特殊土地基,应现场检査处理后地基的湿陷性、地震液化、冻土保温、膨胀土隔水、盐渍土改良等方面的处理效果检测资料;
  5. 经过地基处理的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特性,应以处理后的检测报告为准。

三、桩基工程验槽

  1. 设计计算中考虑桩筏基础、低桩承台等桩间土共同作用时,应在开挖清理至设计标高后对桩间土进行检验;
  2. 对人工挖孔桩,应在桩孔清理完毕后,对桩端持力层进行检验。对大直径挖孔桩,应逐孔检验孔底的岩土情况;
  3. 在试桩或桩基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对出现的异常情况、桩端岩土层的起伏变化及桩周岩土层的分布进行判别。

基坑验槽方法

验槽方法通常主要采用观察法,而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要先辅以钎探法配合共同完成。

观察法

  1. 观察槽壁、槽底的土质情况,验证基槽开挖深度,初步验证基槽底部土质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观察槽底土质结构是否被人为破坏。
  2. 基槽边坡是否稳定,是否有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存在,如地下渗水、坑边堆载或近距离扰动等(对难于鉴别的土质,应采用洛阳铲等手段挖至一定深度仔细鉴别)。
  3. 基槽内有无旧的房基、洞穴、古井、掩埋的管道和人防设施等,如存在上述问题,应沿其走向进行追踪,查明其在基槽内的范围、延伸方向、长度、深度及宽度。
  4. 在进行直接观察时,可用袖珍式贯人仪作为辅助手段。

钎探法

⑴工艺流程

基坑验槽
钎探法验槽工艺流程图

⑵人工(机械)轩探

采用直径22~25mm钢筋制作的钢钎,使用人力(机械)让大锤(穿心锤)从规定高度自由下落,撞击轩杆垂直打人土层中,记录其单位进深所需的锤数,为设计承载力、地勘结果、基士土层的均匀度等质量指标提供验收依据。轩探是在基坑底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的主要方法。

基坑验槽
钎探法验槽

⑶作业条件

人工挖土或机械挖土后由人工清底到基础垫层下表面设计标高,表面人工铲平整,基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根据基坑平面图,依次编号绘制钎点平面布置图。按钎点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撒上白灰点,用盖孔块压在点位上作好覆盖保护,每块盖块上面必须用粉笔写明钎点编号。

⑷主要机具

钎杆:用直径为 22~25 mm 的钢筋制成,钎头呈 600 尖锥形状,长 2.1~2.6 m;
大锤:普通锤子,重量 8~10 kg;
穿心锤:钢质圆柱形锤体,在柱中心开孔Ø28~30 mm,穿于钎杆上部,锤重 10 kg;
钎探机械:专用的提升穿心锤的机械,与钎杆、穿心锤配套使用。

⑸根据基坑平面图,依次编号绘制钎点平面布置图

按钎点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洒上白灰点,用盖孔块压在点位上作好覆盖保护。盖孔块易采用预制水泥砂浆块、陶瓷锦砖、碎磨石块、机砖等。每块盖块上面必须用粉笔写明钎点编号。

⑹就位打钎

钢轩的打入分人工和机械两种。
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0mm,自由下落,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也可使用穿心锤打钎。
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利用机械动力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0m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⑺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0m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钎探深度以设计为依据,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钎点按纵横间距1.5m 梅花形布设,深度为2.1m。

⑻拔钎、移位

用麻绳或钢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人撬棍或钢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将钉杆或触探器搬到下孔位,以便继续拔钎。

⑼灌砂

钎探后的孔要用砂灌实。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査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査孔深与记录无误后,用盖孔块盖住孔眼。当设计、勘察和施工方共同验槽办理完验收手续后,方可灌孔。

 

基坑验槽
轻型动力触探操作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现场也可用轻型动力触探替代钎探):

  1. 持力层明显不均匀;
  2. 浅部有软弱下卧层;
  3. 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
  4. 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

1 评论

  • 真是很棒的网站,看得出站长对建筑的热爱,资料也很棒,非常站长的经验分享!